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新闻
发布时间:2023/12/20
来源:
为联合省内外科技创新力量,开展院地、院企合作,助力我省环境产业高质量发展,12月19日下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以下简称“环境研究院”)院地合作签约暨揭牌活动成功举行。
活动中,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与安徽工程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与力合科技、鑫和生物、合安智为、坤德载物四家企业进行院企联合研发中心签约,随后分别举行了揭牌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研究院院长刘文清,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芜湖市副市长朱的娥,安徽工程大学校长卢平,省发改委全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处处长方秀,省科技厅推进发展处处长殷黎莉,区委书记王海霞出席活动。研究院副院长邢献军主持。市发改委科学中心处相关负责同志,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卢磊等出席。
环境研究院院长刘文清表示,2023年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获批组后的开局之年,如今已顺利开始运行;环境研究院顺利完成首批公共实验平台的入库论证,完成首批人才团队引进的入库论证,与省生态环境厅、巢湖管理局、中国环境谷等单位和平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此次院地合作签约,为环境研究创新发展开创了新模式,意义非凡。
环境研究院副院长邢献军表示,此次环境研究院与安徽工程大学战略合作,联合组建“先进环保装备研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将在研究生和博士后联合培养、高端人才互聘、成果共享机制方面开展实质性工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环境研究院副院长张玉钧表示,此次组建的联合研发创新中心,将开展“共投、共建、共享”的新型院地合作模式,助推一批企业快速做大做强,培育一批优质的专精特新企业,为我省环保产业培育新动能。
此次活动中,“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是环境研究院内设的“类公益性”的机构,为省内外环保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研发、技术培训和仪器共享等服务,这个机构将助力企业快速构建自己的“护城河”。
与会省市领导高度肯定了环境研究院以企业关键技术需求为导向,深入开展院地合作的务实落地做法,希望环境研究院能够继续坚持应用导向和问题导向,在院地合作上多出成果。
据了解,近年来,蜀山区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创新实施“全域科创”战略,促进科大硅谷、中国环境谷“双谷联动”,吸引了一批院士、科学家在家门口搞科研、抓产业,加快科技成果高质量就地转化,创新驱动发展作用显著增强。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环境研究院落地蜀山,为中国环境谷打造国家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引领环境领域高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我们将聚焦政策支持、资源配置、人才服务等各个环节,一如既往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保障,与环境研究院并肩谱写环境产业发展新篇章。”蜀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签约暨揭牌仪式后举行了院-校-企技术需求发布会。安徽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光学工程中心分别进行技术成果推介和能力介绍,来自中国环境谷的安徽环境,金科环境,中水三立,禾美环保,泓济环保,拓水环境,中科天达,宾肯环境,新季环保等企业代表进行需求发布。院长助理王界表示,环境研究院将联合国内外顶尖环境科技创新力量共谋发展,我们也希望环境研究院成为高层次人才聚集地、产业创新成果应用示范地,院企合作将会更快地为有需求的企业找到其所需要的技术,为环境企业的科技研发增添智慧力量。
环境研究院以此次协同创新中心、联合研发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签约揭牌为起点,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为社会提供更优质服务。以国家环境产业战略发展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优势,联合省内外科技创新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环境监测与治理、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新技术新装备新应用,打造国家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引领我国环境产业跨越式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